明日方舟Sidestory《孤星》观后感_世界新资讯

来源:哔哩哔哩 2023-05-04 07:04:43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莱茵生命的剧情属实让我感慨万分。他们是一群偏执的疯子,走着直线的人。

总辖、帕尔维斯、缪尔赛思、洛肯这些人,他们都抱有一个坚定的执念。

帕尔维斯是一个痴狂的人,他对“纯粹的科学”的执着超越了正常人的范畴。他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代价的人,即使代价为自己或是他人的生命安全。我记得在漫画中他与赫默的对话,具体内容不太清楚了,但是印象十分深刻。也正因他的痴狂,他不愿接受痴呆的结局,宁愿在死前将自己的生命投入研究当中。

洛肯是一个极端理想化的人。他对理想的偏执追求使他忽略了现实。可以这样说,就算他的理想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成功,他也会不顾一切追求。缺乏实验环境,他与国防部合作,但他的实验数据却被学生发送给国防部,使得国防部催促他完成实验,进而酿成了悲剧。这个悲剧并不是一瞬之间发生的,而他自己却不自知。“我离完美的成果越来越近了”这或许是他不断陷入堕落时的想法。他在死前仍然保留这他的偏执:“我最大的罪过就是我的失败。”诚然,倘若实验对人体毫无危害,并且研究取得成功,他将成为伟人而被千古传颂。然而在洛肯眼中那一丝希望被无限地放大,他径直走了向旁边的黑暗,直到死去。

缪尔赛思由于他独特的种族身份生活在孤独与痛苦之中。她无法在高度源石化的环境下正常生活,于是她构建了自己的生态园,并且一直尝试为精灵找到合适的家园。对于这种理想他也同样持有执念,于是她阻止了博士试图停止克里斯腾的计划,执意随生态园进入太空中,即使九死一生。

总辖克里斯腾,她的眼光过于长远了,以至在理性视角下无法理解她的行为。父母在星空阻隔层处发生事故去世,对无规律星辰的探索,和对无垠宇宙的畅想,形成了她对突破宇宙界限的执念。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她在看到地底石棺时的所想。带有着从小建立的科学知识观念的她面对神话一般的守护者没有表现出排斥,反而狂喜地接受了她口中“神”的形象。这与传统意义上物理学家对于“规律、秩序”的偏执不同,反而是注重存在的事物、现象。这已经有一些哲学思辨上的意味了。而在她与守护者的对话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她的确产生了很多哲学性的思考。她最后站在了整个宇宙的角度发问一切的意义,也表明了她的目的:未来。虽然这是剧情给出的提示,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标准答案。

斐尔迪南,是这个活动剧情中少有的非罗德岛势力的几乎没有瑕疵的正面角色,也是我比较喜爱的角色。他抱有这对科学的痴迷,但没有那么疯狂。当看到那句“我是最伟大的高能物理学家”的时候我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似乎就是剧情给出的标准答案,一个哥伦比亚的标准答案。科学的大众化,似乎也并不是赫默写下的一张纸,一句空话,而的确在他这种人的地方看到了希望。

个人认为,这次剧情做得完美的其中一点在于,对其中几乎每一个人的立体塑造。见到洛肯也不只是说一句“老东西该爆金币了”,而是去思考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军方的干涉(科学被邪恶利用)、个人的心理等等。

从绿野幻梦开始,我就对莱茵生命这个组织产生了一种深刻而复杂的情感。每一个科室主任,带有不同的理想与执念,像一条条直线,走向了莱茵生命的交汇点,又分开。莱茵生命的题材总是带给我一种强烈的科学浪漫主义的冲击,经常想起,心头仿佛就会被揪紧。想起莱茵的合照、缪缪与塞雷娅克里斯腾的共舞,听着多萝西的EP,还是会忍不住落泪...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