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_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

来源:互联网 2023-04-20 21:02:30

危机干预是对处于心理失衡状态的个体进行短暂而有效的帮助,使其渡过心理危机,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危机干预是短期的、紧急的心理治疗,本质上属于支持性心理治疗。它是为解决或改善当事人的困境而开发的,主要是解决问题,一般不涉及当事人的人格塑造。

危机干预最合适的时机是急性期。干预过程包括倾听和关心,阐明问题的本质,鼓励当事人发挥潜能,重建他们应对所面临问题的信心,恢复心理平衡。

科学危机干预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相关资料图)

危机干预的目的是通过适当释放积累的情绪,改变对危机事件的认知态度,并结合适当的内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帮助当事人获得对生活的独立掌控,渡过危机,防止更严重、更持久的心理创伤,恢复心理平衡。危机干预的方式有:电话热线、咨询门诊、家庭和社会干预、信函和网络、现场干预等。

科学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实现联系,保持联系,快速建立一定的关系。干预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尽快与当事人建立一定的关系,使当事人确信自己不是独自应对,鼓励当事人描述危机和目前的感受,并介绍自己和干预的目的,表明寻求帮助的意愿,取得当事人的信任。

2、危机评估,确保安全并迅速确定事件和危机的严重程度;当前危机各方的应对情况;是否需要药物治疗等其他医疗措施,确定需要紧急治疗的问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确保当事人的身心安全。

需要评估的是:

(1)认知状态:对危机认识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范围,解释的合理性,是否夸大,持续的时间,改变的可能性和动机;

情绪状态:情绪表达的形式和强度,情绪状态与环境是否协调,情绪表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情绪与危机解决的关系,如否认和逃避;

任性行为:社会功能、社会接触面和频率、主动程度、自制力、冒险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伤害危险的确定;

(4)应对方式、资源和支持系统:什么行动和选择会对当事人有帮助,当事人会采取什么行动,他们的社会支持资源是什么;评估创伤事件的含义,创伤对当事人生活的影响,当事人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了解之前是否有过类似经历,如何控制。

了解以上情况后,要对所有问题进行回顾,判断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急需处理的,为下一步的干预方案做准备。

3.设定干预目标干预的最高目标是帮助当事人渡过危机,恢复心理健康,促进成长。但在制定具体的干预目标时,要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现实的、可操作的、可实现的目标。

干预的目标应该是在综合评估各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寻找资源,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证据和方法,帮助各方制定明确可行的目标、专项行动和时间表,必要时提供一定的应对策略。

4、实施干预在具体实施干预之前,各方需要明白,问题的解决和度过危机需要各方的积极合作和共同努力;在激发动机的前提下,帮助当事人理解接受创伤事件的意义需要时间,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

短期目标达成后,发展出新的应对技巧,就可以确定下一个目标。通过不断督促和加强po

具体干预措施包括:向当事人解释情绪活动是对危机的正常反应;鼓励当事人讨论他们当前的感受,如否认、内疚、悲伤和愤怒;鼓励当事人谈论过去和现在;帮助当事人理性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和痛苦;增强当事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区分幻想与事实;提供应对策略,帮助当事人建立新的支撑点,转向其他领域,走出情感失落的问题;强调各方对其行动和决定的责任。

5.达成目标与后续经过积极有效的干预,大部分当事人都能顺利渡过危机,恢复心理健康。在实施干预时,要根据不断了解到的情况、当事人的反应和干预过程,核实干预目标并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干预策略。

当当事人取得一定进展时,要善于及时总结和检讨。在结束前,要继续加强当事人应对方式、资源利用和适应技能的运用,使其尽可能接受和适应变化,熟练掌握新技能和利用资源,帮助对未来进行预测和必要的准备,增强其应对未来应激事件的自信心。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键词:

相关新闻